素养导向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目的与策略
作者:newsweb 浏览次数: 日期:2024年07月12日
7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素养导向的教学方式变革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教育专家和全体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李艳征副校长进行了《素养导向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目的与策略》的分享。李校长指出,我们要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平等且安全的课堂环境,以教学实践促进学校课程的完善与发展,以真实的学习情境、任务为驱动强调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实践,关注个体差异注重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评估标准等,努力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靠谱项目团队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冯涛老师从课堂观察方法简介、问题结构观察分析方法和基于问题结构改进课堂提问三个方面进行了题为《基于问题结构改进课堂提问》的主题报告。
柯梦青老师带来了语文学科的一节课:我的个性签名--从《石灰吟》谈起,随机抽取36名老师以学生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他教师使用观察单进行观摩与分析,全体教师参与了这节特别的沉浸式体验课。
体验课后,靠谱项目团队用编码体系分析方法中的S-T分析方法,记号体系分析方法中的教师有效性提问、教师回应学生回答、对话深度,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等方法对柯梦青老师的课给予了分析反馈,柯梦青老师也进行了本次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思路的解读。
下午全体教师以教研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课题,经过现场讨论,尝试按照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思路,现场完成一份教学简案。
一年级数学组、一年级语文组、英语组、体育组对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简案分享,学科主管李艳征副校长、朱立主任、鲁保国主任、苗若楠老师对老师们的教学简案进行了点评。
研讨虽已落幕,但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我们积极践行素养导向的理念,将研讨成果落地生根,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子而努力!
最后,孙恩渠主任进行了《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能力提升》的分享。孙主任分享为老师们打开了新的思路,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们能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创新的教育体验!